|
技職學生 怨學習資訊不足 |
 |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2010/10/02】教育部技職司在科工館舉辦一連三天的「科大及技術學院教學卓越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各校學生代表在座談會中指出,學生在跨校、跨領域的學習資訊不足,無從參與;建議要有方便的資訊分享平台,同時應該加強資源共享機制,並建立業界人才資料庫。 <...詳全文> |
|
|
|
|
|
|
大考加考英聽 三年內不可能 |
 |
【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 2010/10/2】高中九九課綱已於新學年在高一上路,等他們升高二時,英文、數學、基礎物理會依難易度區分為A、B版本,從一百零二年起,待他們考學測時(一百零二年),將考基礎單元的A版,指考則考進階B版。外界關注的大考是否加考英文聽力,大考中心明確表示,三年內都不會成為考科。<...詳全文> |
|
|
|
|
|
|
明年申請志願變多 繁星增額 |
 |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 2010/10/10】教育部宣布,明年(100學年度)四技二專招生方式有重大改革,包括推薦甄選改為個人申請,考生選填志願數從原來的一個增為三個;此一招生管道原本只限應屆畢業生,100學年度起放寬給已畢業考生也可申請。此外,第二階段甄試辦理時程,也從現行的五天延長為17天。 <...詳全文>
|
|
|
|
|
|
|
從「不要輸在起跑點」到「沒有資優班」的省思 |
 |
【台灣立報╱張文昌記者徐詠絮報導 2010/10/05】2000年開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針對世界先進國家15歲學生,每3年舉辦一次「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芬蘭青少年連續兩屆在閱讀與科學兩項目獲得第一,解決問題和數學則位居第二,其教育成果獲得舉世矚目。更讓人驚訝的是,在該項評比當中分數最高與最低的學校差距還不到5%,不論是首都赫爾辛基或是北極圈內的偏遠中學,成績差異都不大。<...詳全文> |
|
|
|
|
|
|
第二外語正夯 學術平台好親民 |
 |
【台灣立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2010/10/06】 英語不再獨大,為提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能量,國科會建置第二外語學術平台,提供日、德、法等語系資料庫及線上免費資源檢索服務,讓學術資訊更暢通。從日劇、日系產品到日語學習,日本文化充斥生活各層面,台灣大學圖書館以「哈日也可能很學術」為主打,在日語學者推薦下,引進11種日語資料庫,蒐集4百多種提供一般民眾使用的免費網路資源,建置全國最大的「日語學術資源入口網」,上線半年來,使用人數突破10萬。<...詳全文>
|
|
|
|
|
|
|
4+2師培計畫 培養優質教師 |
 |
【台灣立報╱記者游婉琪╱台中報導 2010/10/25】當老師也要念碩士?台中教育大學辦理4+2「精緻師資培育機制計畫」,學生可於大一大二先修教育通識課程,大三大四在本科專業外加入預備課程,大學畢業經評估後,再進入碩士專業教學領域。台中教育大學校長楊思偉表示,中教大目前全校超過一半學生參與師資培育,隨著少子化帶來教師名額縮減,校方大膽規畫4+2「精緻師資培育機制計畫」,預計101年招生,103年正式轉型成為碩士師資培育大學。 <...詳全文> |
|
|
|
|
|
|
教部訂門檻 控管師培品質 |
 |
【台灣立報╱記者游婉琪╱台中報導 2010/10/25】 流浪教師是錯誤政策的犧牲,為了亡羊補牢,教育部計畫於民國101年增設「師資規劃及培育司」,建議各師培大學訂定成績門檻,要求師培生修滿教育學程前,需於小學從事志工服務。 教育部於台中教育大學舉行99年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議。校長楊思偉表示,中教大近年調整中小學師資遴選及輔導機制,規定申請門檻必須在全系或全班成績前50%,或指考及學測成績達PR50以上,才可申請教育學程。 <...詳全文>
|
|
|
|
|
|
|
12年國教無基測 教長憂學習倒退 |
 |
【自由時報╱記者邱紹雯、胡清暉/綜合報導 2010/10/2】教育部大力推動十二年國教,預計年底完成研究案,未來讓「基測走向歷史」﹔但教育部長吳清基自己也不免憂心:「不考基測時代來臨後,孩子不讀書怎麼辦? 」<...詳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