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技職教育再造方案構想
|
一、緣由 |
|
近十年來,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情勢快速變遷,產業結構改變,勞力密集產業外移,服務業產值與從業人員比重已超過製造業,整體產業朝向高科技、資訊化、自動化發展。職場人力層次結構、行職業產生變動與職場需求能力不同,顯示終身學習與進修的需要。社會上,核心家庭增加及少子化趨勢,使得學齡人口下降,加上近年來普通高中與大學快速發展,各級技職學校之生存與發展備受挑戰。
面對上述環境改變,如何藉由強化教師實務教學能力及落實學生校外實習課程,以擴展產學緊密結合培育模式,建立技職教育一貫體系,以暢通技職教育之升學與在職進修管道;如何加強技職學校的課程實驗與革新,以增進學生基礎學科與通識學科能力;如何落實職業證照制度,以提升學生之就業能力,積極輔導技職學校朝向活絡技職、深耕產業之務實致用發展,已成為當前技職教育的重要課題。
鑑於技職教育的重要及社會各界對技職教育的期待,如何在既有基礎上,再造技職教育,培育優質專業人才,是本部未來施政的重要工作之一。
|
二、方案內涵 |
|
為研提技職教育再造方案,本部邀集技職校院資深校長、教育相關學者及本部有關單位人員,分別召開共7次專家諮詢會議,確立未來技職教育定位與技職教育再造方案應涵蓋的面向;並透過多方場合徵詢學校意見,就已形成高度共識,且具體可行部分,先行規劃推動。
本方案在「強化務實致用特色發展」及「落實培育技術人力角色」定位下,以彰顯並強化「技職教育特色」為優先規劃實施,若屬各級學校皆需重視之共通性或其他專案部分,則透過平時年度預算計畫繼續執行。
本方案提出10項施政策略,各項策略務求從點至面深根落實,逐步逐階段執行。期透過本方案的實施,達到「改善師生教學環境、強化產學實務連結、培育優質專業人才」的目標。10項施政策略、作法之規劃構想及預期目標分述如下:
|
(一) 策略1:強化教師實務教學能力 |
|
97學年度技專校院教師未具實務經驗之專任教師66.8%,比率偏高,為提升技專校院教師實務教學及能力,加強現職教師業界經驗,鼓勵學校聘任具備3年以上業界經驗之新進教師,實有其必要性及急迫性。
作法:
1. 鼓勵學校聘任具實務經驗之新進專業科目教師(具與任教領域相關之專職工作年資3年以上或兼職工作年資6年以上者),並將執行成效納入私校整體發展獎補助指標。
2. 強化現任教師實務教學能力,辦理教師寒、暑期及學期中至公民營機構研習服務或留職留薪(半年或1年)深耕服務。
3. 建構完善技術報告送審升等機制-修改指標、審查機制。
|
(二) 策略2:引進產業資源協同教學 |
|
97學年度技專校院具實務經驗教師占專任教師數33.02%,比率似有未足,為推動技職校院課程與產業接軌,遴聘業界專家共同規劃課程及協同授課,以推動技職校院課程及教學與產業接軌,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實有其必要性。
作法:
1. 採「雙師制度」聘任業界專家協同教學,業界專家協同教學以不超過課程總時數三分之一為原則;專任教師仍需全學期主持課程教學,其鐘點費依照原課程時數按月核給。
2. 業界專家教師共同規劃課程,並指導學生實務專題、校外競賽、證照考試及展演等。 |
(三) 策略3:落實學生校外實習課程 |
|
據學者2007年研究資料顯示,大專畢業生在學期間僅32.8%參加參訪、校外實習或合作教育。至辦理學生實習系所也僅占11.9%;此外,我國98年1月大專以上教育程度失業率4.99%,也創11年來新高。因此為提升技專校院學生未來就業力,訂定補助要點,鼓勵學校逐年提升學生校外實習比率,實有其必要性。
作法:
1. 公私立技專校院擬具3年計畫書,規劃於暑期或學期(年)開設校外實習課程。
2. 補助名額:該校申請年度大學部及專科學校(五年制、二年制)日間部畢業學生人數百分之十。 |
(四) 策略4:改善高職設備提升品質 |
|
職業教育與技能養成對於實習教學設備具有高度的需求與依賴,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內容相關的輔助儀器、設備設施基準,都足以影響教學內容與學習成效。本部98年度已採用公式分配方式,核定國立高級職業學校、高中附設職業類科學校、特殊學校(含綜合職能科)、綜合高中專門學程、實用技能學程及附設進修學校等124校補助經費額度。然各校校訂課程教學實習所需之設備預算仍付之闕如,且未及北高二市及私立學校。因此,預計99年至102年補助重點,將以校訂課程教學實習設備、北高二市之公私立學校及臺灣省私立學校為主。
作法:
1. 配合新課綱充實實習設備:透過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充實高職課綱所需一般實習設備。
(1) 98年度採用公式分配方式,核定各校經費額度。
(2) 99年~102年,請各校依學校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擬定開設各群科專業課程所需重要教學設備之需求,經審查會議審查後,核定各校經費額度。
2. 建立區域技術教學中心及充實區域產業教學設備。 |
(五) 策略5:建立技專特色發展領域 |
|
技專校院受大專校院數增加,稀釋有限的教育資源,致實務、實習課程所需之設備更新,面臨停滯且與業界嚴重脫節,宜進行「師資、設備及課程」之提升。此外面對產業再升級與全球化競爭下,應加速培育有臺灣特色且具國際競爭性產業所需人力。
作法:
1. 臺灣特色領航計畫:
本計畫係為強化國立技專校院師資之質與量,提升教學品質、並改善圖儀設備,充實教學資源;且發展特色課程,強化學生就業知能,達成培植發展具臺灣特色與國際競爭力產業所需人才。
(1) 邀請相關部會,確認具臺灣特色與國際競爭力領域。
(2) 研定要點:研定國立技專校院辦理臺灣特色領航計畫補助要點。
2. 特色典範學校計畫:
本計畫係以各校在其既有優勢領域基礎上,整合地方產業資源,成為技職典範特色學校。
(1) 研定要點:研定補助公私立技專校院特色典範學校計畫要點。
(2) 作業程序:各校以一校1件計畫為原則,研提3年期程計畫,並須明定分年達成目標值之檢核指標。由本部邀集專家學者組成審查小組,進行各校計畫審查作業。
(3) 管考機制:各校於年度核結前須辦理成果發表會並提出成果報告,列為下年度經費補助參考,必要時本部得辦理訪視。 |
(六) 策略6:建立符合技專特色評鑑機制 |
|
技專校院評鑑自64年辦理迄今,雖已產生引導良性辦學競爭及提升學校整體辦學品質等功能,惟此階段之評鑑制度較偏重行政督導與稽核的功能,無法凸顯各校辦學特色。為強調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特質,及考量各校特色、資源與願景皆不同,爰此,未來評鑑制度應朝向建立符合技職特色、肯定校際差異特色化發展方向改進,規劃如何凸顯技專校院辦學特色,並引導各校建立自我改進機制。
作法:
1.現行評鑑制度之檢討及改進:
委託評鑑專業機構針對現行技專校院評鑑及技專特色進行整體評鑑制度之檢討(含評鑑指標項目及權重、評鑑作業及機制等),提出具體改進策略,例如:
(1) 加重計分:加重符合技職教育特色評鑑指標所占權重,如產學合作、業界師資、學生實習及證照取得等。
(2) 增設特色指標:增設有利於各校呈現學校特色之評鑑指標,或適度調整評鑑項目配分權重,以符合各校所系科發展特色。
(3) 建立自評機制:鼓勵技專校院依據各校發展目標建立並落實自我評鑑機制,定期追蹤考核,以提升辦學績效。
2.充實評鑑委員人才資料庫,儘量遴聘了解技職教育特性及兼具評鑑倫理與實務經驗之評鑑委員。 |
(七) 策略7:擴展產學緊密結合培育模式 |
|
目前透過「產」「學」互動方式,來推動專班/學程有如下6種,未來更應擴展並緊密結合產學合作之培育方式,以提供產業所需人才。
作法:
產學專班 |
作法 |
實用技能學程 |
(1)銜接國中技藝教育學生。
(2)課程以技能實習為主,培育學生就業能力。
(3) 96學年度入學學生起,逐年實施3年免學費 。 |
高職建教合作 |
(1)辦理模式分為輪調式、階梯式及實習式等,其中以輪調式最多。
(2)98學年度入學新生3年免學費。 |
產業特殊需求類科班 |
(1)3年免繳學費。
(2)各校依須求,辦理免試入學。
(3)辦理免試入學學校,由本部專案補助,充實教學設備及實習材料費,以強化實習教學。 |
產學攜手合作 |
以3合1(高職+技專+廠商)方式,發展3+2、3+2+2、3+4或5+2之縱向學制。 |
產業碩士研發 |
邀集合作企業共同規劃課程,作為強化產學合作基礎。 |
最後一哩學程 |
(1)畢業前1年開設,縮短產業界晉用新進人員教育時程與成本。
(2)自97年起本部與勞委會合作,依該會評鑑結果,擇優獎助。 |
|
(八) 策略8:強化實務能力選才機制 |
|
經統計,97年經由非紙筆測驗入學(繁星計畫、菁英班、技優入學)報到人數總計4,421人,甄選入學報到人數2萬8,000人,僅占四技二專日間部招生名額10萬1,100人之32.06%。為透過招生方式引導學校重視實務教學,宜鼓勵學生以競賽、證照、實務專題等表現實務能力方式適性升學。
作法:
1. 修正中等以上學校技藝技能優良學生甄審及保送入學辦法,鼓勵技優學生參加甄審及保送入學。
2. 研議將學校推薦改為個人申請,並鼓勵採口試、實作、作品展示、在校實作成績或書面審查等方式,考評學生所具實務能力。
3. 調增甄選入學招生名額比例。 |
(九) 策略9:試辦五專菁英班紮實人力 |
|
業界反映訓練有素的中級領導幹部逐年流失(五專畢業人數自90年3萬4,232人降至96年1萬8,919人),且受少子女化(新生兒自87年27萬人降至97年19萬人)及廣設大學(自86年139所成長至97年164所)等影響,五專學制宜重新定位。
作法:
1. 研議適合五專長期培育及6大新興產業(生技產業、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文化創意及觀光旅遊)之類科,與產企業規劃上課與實習交替進行之人才培育模式,以甄選升學二技之彈性學制,兼顧就業及升學需求。
2. 採校內5+2及校際5+2方式。
3. 本計畫培養之五專學生以專長能力及證照之取得為目標。
4. 科技大學辦理本計畫系科應以現行專科學校未有之科系且符合本計畫所訂新興產業類科為原則。 |
(十) 策略10:落實專業證照制度 |
|
96學年度技專校院學生取照數11萬餘張,但平均持有率17%,實有持續鼓勵必要。此外,宜建立我國專業證照法制化,保障技職專業者工作權、維護專業品質,使消費者更有保障。
作法:
1. 在不影響教學正常化原則下,鼓勵學生取得專業證照並兼顧質量。
(1) 研訂補助及獎助措施。
(2) 鼓勵各校列為畢業條件。
(3) 規劃分類科訂定技職教育體系學生基本能力標準編碼。
(4) 鼓勵高職教師需取得乙級技術士證(或經向本部推薦之民間職業能力鑑定證書),且須於10年有效期限內。
2. 專業證照法制化-召開專業證照法制化跨部會會議。
|
三、預期成效 |
|
(一) 結合國家產業發展,培育具實作力、就業力及競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
(二) 為再造臺灣經濟發展,奠定厚實基礎。
|
四、結語 |
|
過去,我國技職教育已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大量優質人力,培育國家經濟建設各級技術人力,為社會經濟繁榮作出重大貢獻,邇來,面對全球化國際競爭及產業轉型,技職教育必須不斷反省自身所處定位,於內容與方法上與時俱進,更應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再造、變革、創新及優化,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近年技職教育政策在產學各界支持及參與下,已經獲得許多良好的績效和成果,為加速強化技職教育發展與深化,提升學生專業水準,以彰顯技職教育強化務實致用特色及落實培育技術人力角色,未來期透過技職教育再造方案改善師生教學環境、強化產學實務連結、培育優質專業人才,各項策略都能充分展現務實致用精神,並強化產學緊密實務連結,期可縮短學用落差,增加學生就業機會,儲值就業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為學校加分、產業加碼、臺灣加值,讓臺灣的技職教育再創產業發展奇蹟,再造臺灣經濟榮景。
(承辦單位:技職司ㄧ科,電話:77365844) |
|
|
 |
 |
|
|
|
|
|
|
 |
 |
About the boy --- 新竹高商 張雅涵 |
Nowadays, people are often stressed-out due to their work and studies. As a result, people may become depressed. This can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family and friends. Take Fiona for example. She can’t help crying frequently. When people are sad, they should think about interesting and joyful things in their lives. Friends and Families need to monitor the behavior of their loved ones. If we find someone we care about looking strange or depressed, we need to spend more time talking with them patiently, and we need to prevent terrible things from happening.( 瀏覽更多內容... ) |
|
|
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 --- 台中家商 陳宛青 |
The story lets me understand what is truly worthwhile. I know what the meaning of having no complaint and regret is. Because of this story, I will care for other people more often. I will never be a selfish person. I am very happy because I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be able to be instilled with this knowledge. This is my first time to read an English novel. This is one kind of new challenges. Thank our teacher for enabling me to contact the thing which I never try.( 瀏覽更多內容... ) |
|
|
The Secret Garden --- 華南高商 陳孟玟 |
This book tells us about the secret garden.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secret garden represents our inner world. And I thought that everyone has their own secret gardens. Although it is a common, deserted garden like a moor at first, when you add some lovely and hopeful fertilizers to the moor, the plants will grow up exuberantly, and the moor will change into a new garden. Everything will grow up day by day, and show the vitality as strong as possible.( 瀏覽更多內容... ) |
|
|
The Piano--- 長榮中學 許書豪 |
I thought Tony was a lucky man. He had a good chance to be a famous musician. Thought 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he didn’t give up himself. His patience inspired me how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I want to be Tony because I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playing the piano seem I was a little boy. In my mind, if a man can play the piano well, he would be a handsome and earn lots of girls’ love. What a wonderful dream!( 瀏覽更多內容... ) |
|
|
Pride and Prejudice--- 員林家商 蕭煒瀚 |
After reading Pride and Prejudice, I learn everyone made mistakes in the story, and Elizabeth was no exception. Elizabeth, in my opinion, was the most intelligent and sensible; however, she made an extremely severe mistake. The mistake was that when she had known Wickham’s true colors, she only told her sister, Jane Bennet, instead of telling it to the others in her family. What’s more, she also asked Jane not to tell everyone of her family, keeping the secret to themselves. The result of such mistake was that Mr. Wickham eloped with her younger sister, Lydia.( 瀏覽更多內容... ) |
|
|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台南高商 鐘聖翔 |
After reading this book, I felt satisfied and delightful. It seems that I am in the exciting and adventurous story, traveling down the Mississippi river with Huck and Jim. I thought that the childhood of Mark Twain must be so interesting and colorful that he was able to write the book. Huck was really a cute boy, because his every movement made me a big smile on the face.( 瀏覽更多內容... ) |
|
|
 |
 |
|
|
Copyright © 2009 高職外語群科中心(台南高商) 最近更新日期:2009-07-31
中心地址:812台南市健康路一段327號
聯絡電話:電話:(06)264-7425,傳真電話:(06)263-6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