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如何學習閱讀?何不從「開始」閱讀做起!
──專訪Cover to Cover作者 Professor Richard Day
|
◎ 採訪整理/編輯群 刊期 :2008/06/16
|
前言
想到英文閱讀課,大多數的讀者浮現在腦中的景象,可能就是老師講解長篇文章、要學生查生字並背起來。閱讀教學可不是只有查單字解釋文意這麼簡單喔!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無形中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這才是閱讀教學的真義。那麼要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並引導他們喜愛閱讀呢?本期CET特別採訪Cover to Cover 的作者Prof. Richard Day,他是廣泛閱讀(Extensive Reading)研究權威,同時也是Extensive Reading Foundation 的創辦人及主席之—,他將與讀者們分享對閱讀教學的看法,以及他認為一個「完整的閱讀課程」所應具備的元素。 |
從閱讀中學習閱讀技巧
Prof. Day以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開啟了今日的訪談:「想一想,你們是如何學習閱讀的?」
「其實,閱讀就像學開車,我們必須實際去操作車子,才能學會開車,無法用其他的方式代替;學習閱讀也是同樣的道理。」Prof. Day說:「因此,我認為必須從閱讀中去學習閱讀,才是正確的方式。」但是,要如何幫助學生學習閱讀呢?一般的閱讀課不外乎:學生先看一篇文章,之後老師講解文意、翻譯文句以及教授閱讀技巧等這類傳統閱讀課程的教學模式。然而,Prof. Day認為這些方法只能教學生如何運用閱讀來學習,無法真正幫助他們學會如何閱讀。
Prof. Day進一步解釋,這並不是意謂著指導學生閱讀技巧不重要,因為他們還是必須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才能更有效率地閱讀大量的學術性文章並通過考試。他認為要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最大的前提是:「學生必須是一個好的閱讀者。」何謂「好的閱讀者」呢?Prof. Day說:「我認為一個好的閱讀者要能夠讀得很流暢,也就是可用一般的速度閱讀並且大致了解文本的涵義,不需要一直停下來查字典。」那麼要如何訓練學生讀得流暢,並成為一個好的閱讀者呢?Prof. Day建議老師可以採用「廣泛閱讀」的方法。 |
運用廣泛閱讀增進閱讀效率
接著,我們請 Prof. Day進一步說明廣泛閱讀的中心思想以及如何於平日課堂上執行。他?:「要成為一個流暢的閱讀者,首先就是要讀很多的書,因為從閱讀中才能真正學會閱讀,這也就是廣泛閱讀的精神:『大量閱讀』」。其次,選讀的書籍要符合學生程度,不要有太多的生字,若是不斷地停頓查生字,就完全無法享受閱讀的樂趣了!最後,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書籍,如此一來他們才能沉浸其中。Prof. Day認為:「廣泛閱讀的關鍵,是讓閱讀的過程成為一個令學習者愉悅的經驗,那麼他們自然而然就能夠享受閱讀所帶來的美好。」Prof. Day 特別加重語氣說了三次:「ENJOY! ENJOY! ENJOY!」。
此外,Prof. Day建議老師們在挑選書籍時可選擇分級讀本(graded readers),例如:Oxford Bookworms Library,這類的讀本通常具有故事性、用字淺顯,且相同的單字會在文章中不同的段落中重複出現,學生持續不斷地閱讀之後,慢慢地就會理解這些單字,並且從具連貫性的故事中輕易讀懂整體文意。漸漸地,學生閱讀的速度也會增快,無形中更增進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因為讀得懂,讀得快,讀得輕鬆。
除了廣泛讀、選對書讀並且輕鬆讀之外,是否有哪些閱讀技巧可分別用於增進閱讀的流暢度及文意理解呢?Prof. Day為此專門分別條列了幾項重要技巧,他建議老師們可以於平日上課時指導學生,讓這些技巧內化為閱讀時的反射動作,幫助他們讀得更順暢。
使閱讀流暢的技巧:
#Previewing
#Predicting the Topic
#Skimming for the Main Idea
#Scanning
#Ignoring Unknown Words
#Recognizing Signal Words
增進文意理解的技巧:
#Finding Main Ideas in Paragraphs
#Distinguishing Fact from Opinion
#Recognizing Author’s Purpose
#Guessing the Meaning of Words from Context
#Making Inference |
完整的閱讀課程
然而,除了閱讀分級讀本,老師們是否也可在正規的閱讀課程中帶入廣泛閱讀的概念,同時進一步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呢?針對這個問題,Prof. Day特別提出了一個新穎的閱讀課程設計理念──「Complete Reading Course」(簡稱CRC)。他認為一個完整的閱讀課程應包含以下四個要點:
◎ 結合Intensive Reading [1]和Extensive Reading。
◎ 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透過閱讀技巧增進自我的學習及閱讀策略。
◎ 教學生學習如何閱讀以及提昇閱讀效率的策略,同時能夠樂在閱讀。
◎ 閱讀效率與閱讀理解力同樣重要。
Prof. Day的最新力作Cover to Cover 這套閱讀教材正是依照CRC的概念所編寫。Cover to Cover 全套共三冊,每冊12個單元,每單元依主題分成三部分。第一部份及第二部份著重於Intensive Reading,分別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技巧及閱讀的流暢度,第三部份則是融入Prof. Day所力倡的廣泛閱讀概念,他根據單元主題,從Oxford Bookworms Library 分級讀本中,選出相關的故事及合適的級數,漸進引導學生如何享受閱讀的樂趣。一冊總共可搭配12本讀本,無形中鼓勵並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故事的興趣。如此一來,一般的閱讀教材即可與廣泛閱讀的概念做完整的結合,Cover to Cover 可說是做了最佳的示範。
結語
從訪談過程中可感受到Prof. Day對閱讀的熱愛,也極力地將廣泛閱讀的概念清楚說明,讓編輯們可完整呈現這個能夠培養學生愛上閱讀的好方法。其實,換個角度思考,以中文的閱讀課為例,老師通常會給學生一堂課的時間讓他們選擇喜歡的書籍閱讀,或是將學生帶到圖書館看書,沒有限定書籍,讀後也沒有閱讀報告。閱讀就是那麼單純、自然,學生不會特意停下來查某一個國字,但是他們會為了能讓自己看得懂故事內容,依據上下文猜測字意,這些方法就是閱讀的技巧。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累積出相當的閱讀量,字彙、詞彙及正確文句的使用量無形中也會增加,自然而然提升語言能力。這就是閱讀的好處,不是嗎?就像Prof. Day所說的:Reading is Fun! Reading is Magic!
延伸閱讀 * 黃馨週,「看故事學英文──運用分級讀本實行廣泛閱讀」,《敦煌英語教學電子雜誌》。2003年1月號。
* Bamford, Julian and Day, Richard R. (2004). Extensive Reading Activities for Teaching Language (Cambridge Handbook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ay, Richard. “Top Ten Principles for Teaching Extensive Reading,” 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Volume 14, Number 2, October 2002.
* Day, Richard R and Bamford, Julian (1998). Extensive Read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Language Edu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ason, Beniko and Krashen, Stephen “Extensive reading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System, Volume 25, Issue 1, March 1997, Pages 91-102.
本文選自敦煌英語教學電子報 刊期 :2008/06/16 |
|
 |
 |
|
|
|
|
 |
 |
改善現有英語教室 長久扎根【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2009/05/01
|
 |
不少第一線的國小英語老師、甚至在英語村任教的外藉老師都認為,英語村成功的關鍵在師資、課程等軟體,而非情境教室等硬體設施。
「何不充實各校現有英語視聽教室設備,讓每間教室都是英語村?」台北市劉姓國小英語老師表示,平常上課都背著字卡、玩具槌等大包教具跑班,就是希望營造情境,如果政府有預算,不如補助改善現有的英語教室,更能長久扎根。
曾獲全國優良英語教師首獎的台北縣竹圍國小老師王淑玲則擔心,研考會普設英語村的補助是否為one-off一次性的經費?模擬實境的英語村裡有電話亭、速食店,但真正重要的是用電話與孩子對話的老師,且即使沒有速食點餐台,老師也可用紙卡做的漢堡、薯條,與孩子模擬點餐的對話。
「會不會等到補助一結束,英語村裡只剩下電話等硬體,電話那端卻少了可以對話的老師呢?」王淑玲說。
王淑玲肯定英語村營造英語環境、給孩子勇氣開口說英語的功能,但經費有限,應可做更有效運用;竹圍國小就一直希望能訓練紅樹林生態的英語導覽員,如有經費能建立一個小小基地,全校學生都能受惠。
現在台北縣英速魔法學院任教的Bryan Carli則認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還是以學校為主,英語村的功能則在激發孩子的動機。
英速魔法學院主要服務的是偏遠地區的小五學生,Brian說,他們的英文程度差異很大,有些表現很好,有些則連自己的英文名字都不會念,因此,教材、課程安排最重要,最好按程度分組上課,藝術、運動課程再混班上課。
一手推動英速魔法學院的台北縣教育局長劉和然說,英語村的成功要素是課程內容規畫、師資,期許研考會規畫時,除了硬體建設,更要重視軟體。 |
|
|
技職學生實習 一個不能少【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2009/05/11
|
 |
畢業後能學以致用,也為了把目前走向一般大學的技職體系拉回正軌,教育部規劃技職校院學生約六十七萬人,明年起逐步推動須全面實習,短則一個暑假,長則一年。教育部、考選部及職訓局更將研議,各行各業都必須要有法制化的技術證照。
將研議技術證照法制化
教育部常次林聰明表示,現在技職教育愈來愈走向一般大學,與企業界脫節,因此教育部將全面改造技職教育,希望技職校院大學部所有學生,四年內都能由學校安排去業界實習至少一個暑假、一個學期或一年,學校應重視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加強與業界結合,使學生能順利找到工作。
教部預計明年逐步推動
林聰明表示,他了解學校要找合作的實習企業有一定困難度,在大學自治下,教育部會採取鼓勵誘導方式逐步推動,預計明年開始執行、雙管齊下,除研擬獎補助計畫外,預計兩年後把學校執行情形列入正式評鑑項目,和學校補助款連結。
要求老師也要走出校園
不只學生要實習,林聰明感嘆,不少技職校院的老師因來自一般大學,理論型老師愈來愈多,不懂實務界真正情形,因此也會逐步要求老師走出校園,前往企業界參訪實習或服務,授課內容才會實用,學生也才能真正學到實務內容。
教育部更規劃長遠目標,希望促使各行各業都有法制化的證照,目前已與考選部、職訓局研商中。他舉例說,水電工要有證照才能修水電,西服製作也要有證照才能做西服,甚至他以前在美國擔任業務員,也有業務員證照,現在台灣也有證照,但大多不是職業的應備條件,只有安全衛生方面才有強制要求證照;多數只是作為升學或應徵的加分條件,未來若能證照法制化,就可保障該專業的品質。
不過,證照法制化牽涉層面廣泛,林聰明表示,取得證照方法可多元化,不見得只有考試一途,受訓經考核後獲得證照也是方法之一,法制化需時間,若能成功推動,影響相當大。 |
|
|
改造技職教育 證照法制化管理【台灣醒報╱記者黃珞萍 報導】2009/05/11
|
 |
即將畢業,證照準備了嗎?為加強技職生的專業能力,教育部規劃技職院校學生,明年起推動全面實習。教育部、考選部及職訓局更將研議,各行各業都必須要有法制化的技術證照。
考選部秘書處專員陳君賢表示,若教育部做好決定,考選部將全力配合,但先要釐清哪些證照該法制化。
教育部常次林聰明在自由時報表示,現今技職學院大學化,為了讓這兩種體系的學生在專業程度上有所區隔,教育部將全面改造技職教育,不但畢業前要有業界實習,進入職場還必須要考取證照。而教育部規劃的長遠目標,是希望促使各行各業都有法制化的證照。
他表示,雖然現在台灣也有證照,但大多不是職業的應備條件,只有安全衛生方面才有強制要求證照;多數只是作為升學或應徵的加分條件,未來若能證照法制化,就可保障該專業的品質。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第一科代科長陳宗賢表示,現在很多職業都需要證照才可以執業,比如像下水道工程的人員這類公共安全相關的工作,甚至連水電工都需要考電匠執照才能修繕,所以職業證照化是有必要的,只是現今證照充斥業界,若能將證照法制化管理、統整,相信會更有專業性。
陳君賢表示,身為推動國家考試的機構,教育部有決議考選部一定配合,但先要釐清哪些證照該法制化,才能明定由國家辦理。同時,對於證照法制化的政策,多數技職學校持正面肯定的態度,大多認為證照是畢業生進入社會時和同儕區分實力高下的依據。
樹德科技大學就業輔導組長馬淑欽也表示,要推行證照制度,鼓勵學生勝過強制規定的好,證照不能當成一種「必得」的目標,只是就業時,證明自己能力的輔助工具而已。同時她認為,市面上證照廣泛,是企業想要塑造一個自己的專業態度,終究人才是公司決定,專業程度也是公司評判,和政府的政策其實並不衝突。 |
|
|
全面實習 恐成廉價勞工【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陳宣瑜/台北報導】2009/05/11
|
 |
職校院學生必須全面實習,許多學校都樂觀其成,認為對產、官、學都是幫助。但也有學校坦言,現在景氣不好,要開發新的工讀單位不容易,這是首要面對的大問題。
高雄餐旅學院校長容繼業表示,學校目前就有「一年實習、兩次分發、多元配套」,但若要全面強制,還是「循序漸進」較好,商業科系、文理科系不像餐飲類、醫護類那麼具有實務性,該如何進行專業實習,而不會淪為打雜的工讀生,教育部應示範或作適當規範,採取鼓勵方式,增加誘因。
明志科大要求所有學生在外工讀實習,一定要有企業幫助,以前百分之六十職缺全靠台塑集團,但現在景氣不好,要開發新的工讀單位相當不容易。
也有多位技專校院主管擔憂,若規定全面實習,最怕會導致數十萬學生變成廉價勞工的負作用,同時部分學生的技術水準不夠,甚至難以管教,可能會造成企業管理困難,或衍生工安意外,屆時仍須由學校出面善後。
全國教師會高中職委員會主委林清松指出,如果立即全面實習,只怕造成實習職缺不足的窘況,建議先找電子、電機等工作職缺較多的科系試辦;另外,學校和廠商洽談時,須顧及學生權益,勿讓學生成為廉價勞工,同時應評估職場環境。 |
|
|
證照管理 應先於法制化【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陳宣瑜/台北報導】2009/05/11
|
 |
對於證照法制化政策,台北科技大學主任秘書黃有評持正面肯定態度,但他提醒法制化要如何統整、落實,民間團體的證照是否承認,都必須有所規範。
台灣科技大學學務長欒斌則認為,目前政府、外商、公會、補習班都有核發不同類型的證照,數量非常多,因此,現階段「證照管理比證照法制化更重要」,希望政府先做好證照的等級、分類。
全國教師會高中職委員會主委林清松分析,推動證照法制化,可建立各行各業專業性,但他建議,政策應不溯及既往,對已持有執照數十年的老師傅,就不應再強迫他們考照。
至於教育部希望技專老師也要實習,高雄餐旅學院校長容繼業表示,該校就有規定老師在校三年須實習一年,但實際操作下來,還是有遇到困難,要找到適當且能夠配合老師專長的地方不容易,因此學校改以企業參訪、觀察、實習、產學合作等方式,同時結合教師評鑑,增加老師實務經驗。
台灣科大學務長欒斌也說,老師定期到職場了解產業,有助於教學相長;明志科大則表示,老師實習的經費成本都是學校負擔,若教育部能補助,可增加誘因,也能減輕學校負擔。 |
|
|
技職院校 明年推動全面實習【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2009/05/11
|
 |
教育部宣布,國內60萬技職院校的大學生未來都須實習至少一個暑假才能畢業,且由教育部補助勞保費用,預計明年暑假起鼓勵推動,2年後納入學校評鑑、全面實施。
此外,教育部還將與考選部、勞委會合作共推全民證照制,未來不管是修車、裁縫、烘焙,甚至是水電工等行業,都要有證照才能執業,將證照法制化。
曾任教育部技職司長、勞委會職訓局長、雲科大校長的林聰明,接任教育部常務次長後,積極推動技職教育改革,要科技大學「走跟一般大學不同的路。」
林聰明擔憂,現下許多科大為通過評鑑,聘了許多沒有業界經驗的博士當教師,學生也與實務脫節,「電機系畢業的學生連修電器都不會」,林聰明因此與技職院校校長開了7次會,推動全面實習制已取得共識。
但目前國內有78所四技二專,學生總數達60萬人,未來每年暑假估計有15萬學生出來實習,企業能否提供足夠名額?林聰明表示,將透過減稅方式,鼓勵企業提供實習機會,「像德國、澳洲、瑞士都立法要求企業負起培訓技職生責任。」
至於要實習多久?林聰明說,至少要一個暑假,即2個月,部分科系可延長至一學期或一學年。
此外,林聰明也與考選部長楊朝祥、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溝通過,將透過跨部會修訂職訓法規,全面推動證照法制化。林聰明說,目前國內只有衛安領域需技術證照才能執業,未來比照德國,不管是修汽車、做西裝,都要有證照才能執業。
但目前已在修汽車、做麵包的從業人員是否也要重考證照?林聰明表示,這部分將不溯既往,將整合目前核發專業證照的各部會逐步推動,「10年內達到就不得了了。」
他說,未來連跑業務的Sales也要有證照,且到企業去參加訓練,也可作為取得證照的管道。 |
|
|
鄭瑞城:技專校院師生職場實習 逐年擴充實施比例【今日新聞╱記者慶正/台北報導】
|
 |
教育部長鄭瑞城11日指出,技專校院師生到職場全面實習,方案大方向沒問題,但無法一次到位,會以逐年擴充百分比實施。
鄭瑞城11日應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邀請列席專案報告「98年度預算解凍案」並備質詢,國民黨籍立委蔣乃辛質疑明年能否實施?行政院是否支持以減稅手段,提高企業釋出實習職缺的方向?
鄭瑞城說,技專師生全面到職場實習方案,必須經行政院會同意後才算初步確定,但方案研擬過程中,曾斷斷續續向行政院報告說明,「大方向沒問題」。
他指出,全面推動技專師生到職場實習沒辦法一次到位,也不應該一次到位,以免影響執行品質,應該以逐年擴充百分比的方式實施;並考量少子化因素,慢慢擴大技專師生到企業實習,比較可以做得到,「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完全到位」。
教育部技職司表示,本計畫由學校推薦95至97學年度本國籍大專畢業且非在學的畢業生到職場擔任實習員1年,政府補助每月2萬2千元。
為確保計畫不排擠既有就業市場,並提供優質實習環境,教育部訂定發布「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實施要點」,並會同經濟部、財政部、勞委會及勞保局等部會,成立跨部會審查小組,分別從「媒合審查階段」與「實習管考階段」二階段進行審查。
「媒合審查階段」將對實習機構是否合法立案、有無欠稅、不當裁員、發生重大工安(衛)事件等等進行機關聯合審查;「實習管考階段」則將加強計畫執行後的查核,經核定進用實習員後,教育部每月將定期查核勞保人數,防止企業縮編或裁員情事發生,辦理實習機構評估文件抽查及實地抽訪。 |
|
|
技職輔導要點 黃敏惠認欠公允教部將重研商【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報導】2009/05/13
|
 |
教育部日前修正公布「輔導分發選習國中技藝教育學生就讀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實施要點」,嘉義市長黃敏惠認為欠公允,經反映後,教育部同意19日重新研商輔導要點及配套措施。
嘉義市教育處表示,97年以前全國實用技能班第一階段分發,都採計學生的職群數及對學生參加縣市主辦的技藝競賽或成果展獲獎者加以計分。嘉義市去年有119名學生獲分發到嘉義高工實用技能班,如今分發在即,分發要點卻大幅更改。
出身教育界的黃敏惠表示,教育部日前修正公布的「輔導分發選習國中技藝教育學生就讀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實施要點」,最不合理的地方是改為採計學生選習每週修習節數與修習職群數。以嘉義市為例,抽離式實用技能班每週修習3節,上下學期共6點,加上職群數4點共10點。而技藝專班每周14節,上下學期共28點,加上職群數可設4學程,上下學期共8點,最高可達36點,兩者差距26點。
推動技藝教育應是以技藝相關內容計分,如今卻以選讀節數作為分發依據,顯不合理。且當初學校依照自身條件,規劃開設不同的實用技能課程班別。目前全國國中部分有700多班抽離式實用技能班,僅有53班技藝專班,影響層面相當大。
黃敏惠積極為這些學生抱屈,影響進入國立優質高工(職)的權益,也對教育部的決策過程,甚表不滿。黃敏惠昨天晚上還針對此事,親自與教育部長鄭瑞城聯繫、溝通。
黃敏惠指出,許多選讀抽離式實用技能班的學生,大都來自弱勢、需負擔部分家計,但又對一般課程學習不放棄理想的學生。這些學生更需國家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如果修正要點真正實施,卻只能讓他們就讀私立高職,或放棄學業。
教育處指出,黃敏惠的關切,獲得教育部長官認同,緊急於今天召開相關司處協調會,同意於19日邀集25縣市政府教育單位代表,重新研商該項輔導要點及相關配套措施,並另訂要點,重新公告實施。 |
|
|
取代學校推薦 繁星名額將增至五%【中國時報╱記者陳至中/台北報導】2009/05/14
|
 |
大學繁星計畫執行三年,圓了許多偏鄉學生的夢,教育部考慮明年度起擴大實施,將名額從總招生量的三%,提高至五%,一百學年度全面取代甄選的「學校推薦」管道。原本反彈較大的台大近日傳出態度趨緩,一旦擴大實施後,台大每年得提供一六○個名額招收偏遠、弱勢學生。
繁星計畫從清大單校小計畫開始實施,逐年擴大至所有頂尖大學、教學卓越大學都參與,今年名額已達一七四二人。各界普遍認為,該計畫有助縮小城鄉差距、給弱勢生「公平正義」;不少偏鄉學校蒙受其利,首度有畢業生進入台大。
教育部打算繼續加碼,考慮將繁星計畫與甄選入學的「學校推薦」合併,名額一舉增加至五千餘名。日前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已達成高度共識,只等大學招聯會訂出辦法。
該方案唯一阻力是台大,校方質疑繁星制度設計有缺陷,恐排擠頂尖學生入學機會。幾經溝通後,台大態度已有軟化,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台大認可五%是「上限」,將「朝這個方向努力」。目前教育部考慮,明年先進一步擴大,並增加學校數量,名額可望突破三千人。
台大校長李嗣涔十三日表示,「學校推薦」近年實施下來,保障弱勢的功能日漸薄弱,能進台大的學生還是那幾所明星高中。相較之下,繁星計畫反而更接近「學校推薦」的原始用意,兩者合併很合理。
目前台大繁星計畫有一○一個名額,若擴大至五%,估計名額一六八人;若與甄選「學校推薦」合併,按現有名額則為二七九人。但合併後名額要如何計算,仍待學校及招聯會討論。 |
|
|
 |
 |
|
|
 |
 |
About the boy --- 新竹高商 黃浩哲 |
After reading this interesting and funny story, there are several things that pop into my mind. This story is a modern classic about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It is similar to contemporary relationships all over the world today. In this essay, I want to focus on one topic “What children really want.”( 瀏覽更多內容... ) |
|
|
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 --- 台中家商 周冠妤 |
The Happy Prince feels joyful because he understands the importance of sharing with others. Although he has lost everything he has, actually it brings others more warmth and happiness. Because of the cold weather, the swallow who helps him was found dead by his side.( 瀏覽更多內容... ) |
|
|
The Secret Garden --- 華南高商 陳怡女勻 |
I think it is a good story. The secret garden made the children to become alive. It is true that only with your heart open and share with others, then you'll not be lonely.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Mary was selfish and had bad temper, but in the end of story, she was happy and realized how wonderful life can be. It was a magic. It made everyone to find themselves and their confident. Only with brave and steady hearts, you can solve all of the problems. And you will live in happy way. Everyone’s heart is full of love in the whole world.( 瀏覽更多內容... ) |
|
|
The Piano--- 長榮中學 洪凱琳 |
Anthony Evans, he lived in a poor family, but his life changed a lot when he touched the piano.? He never complained about what he did or what he lived.? He accepted it happily.? Maybe we will fall in many troubles.?But everything will be okay.? Tony thought that being a farmer is an interesting job.? He thought his life was an interesting voyage.( 瀏覽更多內容... ) |
|
|
Pride and Prejudice--- 員林家商 戴嘉瑩 |
After I read “Pride and Prejudice,” I am deeply impressed by Mr. Darcy and Miss Elizabeth. They were prideful and had prejudice toward each other. Mr. Darcy proposed to Elizabeth but Elizabeth rejected him. As a result, Mr. Darcy made Mr. Bingley and Jane separated. On the other hand, Elizabeth thought Mr. Darcy ruined Mr. Wickham’s chances and treated him with sarcasm. Therefore, Elizabeth said to Mr. Darcy, “You are the last man in the world whom I could ever be persuaded to marry.”It was powerful and made Mr. Darcy vibrated.( 瀏覽更多內容... ) |
|
|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台南高商 邱韻璇 |
Huck is an adventurous boy, whose good friends are Tom and the Widow’s slave, Jim. At first, Huck lived with Widow Douglas and formed a gang of robbers with Tom. One day, Huck’s Dad, Pap, came to find him because he wanted Huck’s money. But, Huck didn’t give him the money. So, Pap took him away and locked him in a cabin. But, Huck tried to escape. In order not to let others know his plan, he pretended to be killed. After that, many people really thought that he was dead. During his trip, Huck came across Jim. So, they traveled together and started some interesting adventures, including Huck dressing like a girl, Jim lost in the frog, running across the duke and king. But after that, Jim was caught. And Huck and Tom, whom Huck met by chance during the trip, tried to save Jim. Going through the twist and turn, they succeeded and in the end Jim was free because of the death of the Widow. But, Huck and Tom’s adventures and identities were found by their aunts as well.( 瀏覽更多內容... ) |
|
|
 |
 |
|
|
Copyright © 2008 高職外語群科中心(台南高商) 最近更新日期:2009-06-02
中心地址:700台南市健康路一段327號
聯絡電話:電話:(06)264-7425,傳真電話:(06)263-6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