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高職生付出多品質待提升...(詳全文)
高職生不滿設備與實習...(詳全文)
僧多粥少 台大日文選修課 一堂200多人...(詳全文)
98科技校院日間4年制申請入學 11月售簡章...(詳全文)
德育放寬 學校愁:高中生缺曠課管不了...(詳全文)
七成上班族認為找好工作 多益至少700分...(詳全文)
教育策略聯盟 真理大學盼創多贏...(詳全文)
教部:高中98課綱除國文歷史外 99年上路...(詳全文)
大學繁星招生名額確定推薦資格設前20%門檻...(詳全文)
甄選採計英檢 家長團體:有公信力的都該採計...(詳全文)
政院擬修法陸生列為特種考生...(詳全文)
不用再背書包到學校去... 在家自學風漸為興盛!...(詳全文)
私立高職生付出多 品質待提升
記者江昭青報導 2008/10/04
公私立高職資源差別有多大呢?根據人本教育基金會最新調查,80%以上的公立高職,註冊費在1萬5千元以內;但50%以上的私校學生,註冊費超過3萬元,不少人開學後還要再交超過1萬元以上;但公立職校每班學生人數才約 40人,私校卻達45人。私校「付出」與「教育品質」差太大。
高職教育品質,常受到忽視,人本特別以問卷調查針對台北縣市近900名高職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公私立高職教育品質差異。
結果顯示,公立高職每班平均人數大約為40人,但私校有48%超過45人;而據教育部96年度統計資料,公立學校為師生比為限1:13,私立學校為1:38,差了近3 倍。
在註冊費部分,82%左右的受訪者表示,在1萬5千元以下,但私校註冊費在此數額者僅約7%;50%以上的學生,註冊時就交了3 萬元以上。除註冊費,開學後還要交的其它費用,多數公立學校學生表示在5千元以內,37.2%的私校學生表示在5千到1萬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公私立學校都有一到二成的學生,認為老師專業能力不夠。不分公私立整體而言只有四成一的滿意度,公立略勝於私立;而且,公私立職校在實習方面,滿意度也都不高。人本指出,公、私立學校資源差別大,但學生感受到的老師教學能力竟差不多,政府應檢討技職教育的投資與監督出了什麼問題。
全國教師會理事、海山高工教務主任黃耀南認為,應提高高職教育經費,強化高職和產業的交流,並在制度上協助老師提升專業能力。
教育部則表示,已注意提昇高職教育品質的工作,自96年起實施高職優質化方案,97學年度已經有84校獲得補助;例如第一年評鑑最優的屏東高工,將主要經費投入在產學合作、創意教學、英語能力提昇、以及閱讀環境營造等,表現突出,也獲地方肯定。
<<回焦點新聞>>
高職生 不滿設備與實習
2008/10/04
【聯合報╱記者孫蓉華/台北報導】
高職教育往往被忽略,人本教育基金會最近針對台北縣、市高職生問卷調查後發現,高職生普遍不滿意學校的硬體設備與實習、對老師專業度及自我收穫感的不滿意比率也偏高等。
矛盾的是,受訪的學生中只有四成認為學費花得值得,卻又有八成給高職教育及格的分數。
人本教育基金會昨天指出,即使每年高職、專科或是技術學院、科技大學招生,報考學生數遠比高中或大學多,但得到社會的關注卻相對很少。
調查結果顯示, 公立高職享有學費較便宜、小班、高師生比的優點。私立高職則是學費昂貴、要擠大班、低師生比。公立高職的註冊費約15,000元,私立則有5成以上超過30000元。在受教育品質方面,師生比公立為1:13、私立為1:38,公立高職學生能獲得的教師資源是私立的3倍。
在對老師專業度及自我收穫感,不滿意比率偏高,且公私立學校差異不大。
人本指出,2年多來政府花了超過12億經費推動「高職優質化方案」,但在「教師專業」的滿意度上,公立還有11%、私立則有18%的不滿意率。而認為在專業科目上沒有收穫的學生,公立有17%、私立有22%。
受訪高職生最不滿意的是硬體設備與實習,人本基金會說,硬體設備和實習,是師資之外最重要的資源,但超過4成的學生不滿意,連公立高職,學生的滿意度都只有一半。
不過,只有4成學生認為學費值得,但卻有8成的學生最後給高職教育「及格」。
人本認為,高職生對於所受的教育品質是有所「感受」的,他們儘管有不少的不滿,但許多學生在「及格」和「不及格」中舉棋不定、難以抉擇的掙扎。
人本建議,政府應立即檢討優質化評鑑以及一般性評鑑指標,並納入「學生滿意度」。
人本基金會在在9月23日至26日,在台北縣、市公私立高職門口,抽樣訪問高職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北縣市高職生有6萬7千多人,抽樣訪問了22所學校、945名學生,有效問卷895份。
<<回焦點新聞>>
僧多粥少 台大日文選修課 一堂200多人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任容╱台大報導】2008/10/13
選課旺季到來,日文課照樣人滿為患,台大選修日文的他系學生紛紛向日文系抱怨,開課太少;日文系則因開設65班日文課,排擠系內資源,亟思解決之道。
近來日文系辦紛紛接獲抱怨電話:「日文三2個班選課人數都超過150人,每班卻只收45人,難道學校不能多開幾班?」。
由於台大選課自由,學生愛選外語培養個人興趣。此外,台大博士班、社會科學院、法律學院及管理學院要求學生選修第二外語,加上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的深刻影響,以及日文漢字給學生親切易學的感覺,日文便成了搶手科目。
日文系方表示,因應學生需求,日文課程已經增至65班,包括日間部日文一42班、日文二18班、日文三2班,及夜間部的3個班級。為確保教學品質,班級人數原本限定35人,系辦收到大量信件及電話抱怨,現在每班開放45名學生選修,約可使2千5百名學生同時修習日文,但仍有不滿之聲。
日文系助教劉靈均說,雖然台大有5年5百億補助,但文學院經費本來就比其他學院少,各系能分配到的資源有限,別的學系能夠增設自己專業課程,日文系卻將全部開課經費投注在聘請開設日文課程的語言講師上,讓全校學生有語言課可修,日文系內選修卻少得可憐。
劉靈均也表示,碩士班規定須修16學分的文學課,但所有教授開設的文學課加起來剛好只有16學分,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目前系上外聘開設日文課的講師已達28人,每位外聘講師負擔的學分數,也幾乎都到達專任教授的標準12至15學分。
獲得經費外聘語言教師前,日文系的境況更為悲慘。94學年度日文系教授米山禎一就曾開過一班271人的日文課。當時學生甚至擠不進教室,只能在文學院演講廳外的草皮聽課。
中文系劉同學也表示,她曾經選修過教室裡兩百多人的日文課,第二年修日文二時,不但換成小班制,學生能夠練習會話,老師也能帶學生練習聽日文歌曲等活動,這樣的教學品質已經讓人很滿意了。
根據日本語能力試驗中心資料統計,國內學習日文人口大增,每年報名日文檢定的人數,也從2004年的4萬2千8百餘人,發展到今年年底,欲接受檢定的人口已成長至6萬6千3百餘人。
<<回焦點新聞>>
98科技校院日間4年制申請入學 11月售簡章
2008/10/19
(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九日電)「98學年度科技校院日間部四年制申請入學」聯合招生作業明年委託萬能科技大學承辦;教育部及技專校院招策總會指出,聯招作業由全國七十七所公私立科技校院四年制技術系參加,提供考生多元入學方案,招生簡章預計於十一月中旬發售。
技專校院招策總會指出,九十八學年度科技校院日間部四年制申請入學招生方式以接受高中、綜高、高職普通類及藝術類應屆畢業或已畢業學生申請;申請方式採兩階段作業,第一階段依大學學測成績統一篩選,通過第一階段篩選者,可分別報名各校複試。
參加申請入學的每一位申請生,申請校系組以五個系組(含)為限。
招生作業簡章預計於十一月中旬發售,相關資訊可上網查詢,網址: http://caac.vnu.edu.tw。
<<回焦點新聞>>
德育放寬 學校愁:高中生缺曠課管不了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2008/10/20
高中生的成績考查正朝「智育加嚴,德育放寬」的方向傾斜。教育部今年6月公布新的高中生成績考查辦法,學生遲到、曠課再也不能以扣德行成績方式處理,也不能把學生退學,只能輔導轉學,學生若不接受輔導,學校也無計可施;許多學校都因窒礙難行,遲遲訂不出相關細則。
教育部原要求全國高中應在8月下旬訂出德行評量補充規定,但許多高中校內迄今為此爭議不休,根本訂不出來;部分學校的補充規定因仍有強制轉學條文,而被教育局退回。
教育部中教司長蘇德祥表示,他在各分區座談會中,已了解新版高中成績考查辦法有許多窒礙難行部分,計畫在本月底重新修訂。但也有學校教務、學務主任認為,新辦法實施才不到4個月又要重修,實在太離譜。
內湖高中教務主任蔡明男表示,新辦法規定學生若成績不及格、於暑假重修,最終成績以重修成績為準,與過去重修最高只能得60 分不同,今年暑假一實施就造成大亂,學生暑期認真勝過整年努力,也不公平;蘇德祥指出,這部分可望重新修改調整。
蔡明男表示,過去學生遲到、曠課,多半會扣德行成績0.1分,德行成績不及格就無法畢業,對學生較有約束力;如今德行評量不打分數、等第,只以文字敘述,學生未來以準備考試為由的缺曠課恐怕更嚴重。
建中迄今也還訂不出德行評量補充規定,學務主任文士豪表示,此次修正已將德行評量放到「寬得不能再寬」,還規定可以功過相抵,如果3個學年結束才結算,對學生就毫無約束力,學生不管記幾個大過都可留在學校。
新版高中成績考查辦法還規定,導師將必須負責記錄德行評量。但不少高中反映,有些導師是歷史老師,扣除早自習與班會後,每周與學生相處時間只有2節課,如何進行德行評量?
部分高中則訂出洋洋灑灑的德行評量補充規定,如台南縣後壁高中的德行評量就包括誠信待人、關懷尊重、自重自律、言行合禮、整潔衛生、班級服務等6大項,如「誠信待人」項下還分為處事誠懇、行事坦蕩、言行一致等小項。
<<回焦點新聞>>
七成上班族認為找好工作 多益至少700分
(2008/10/22 徐詠絮)
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今天(22)公布一項「多益考生應考經驗」調查,發現兩成二的受訪學生認為,多益測驗至少要考取605分到700分,在職場上才有競爭力,但超過七成上班族卻認為要700分以上,甚至超過一成八上班族認為要905分以上才能在職場上游刃有餘,顯示上班族和學生對多益成績的認知有明顯落差。
多益測驗是商用職場英文檢定,滿分為990分,但根據調查顯示,對於如何在職場上有競爭力,學生和上班族對多益成績認知的差距達一百分以上,兩成二受訪學生認為多益成績要605分以上到700分,有超過七成上班族則認為要700分以上才足夠。中華民國職能教育發展協會執行長高志豪表示,學生及上班族對於多益成績的認知差距,可能因為學生還沒進入職場,如果在真正進入職場之後,應該能體會英語的重要性。
負責這項調查的ETS台灣區代表王星威表示,台灣企業對於中高階主管和涉外職務上的多益分數要求在785到900分之間,最高級的要求是涉外法務人員,多益成績必須在905到990分的程度。
<<回焦點新聞>>
教育策略聯盟 真理大學盼創多贏
2008/10/24
〔記者劉婉君/麻豆報導〕因應少子化趨勢,拉近高中職與大學間的距離,麻豆真理大學昨邀集台南縣市20多位高中職校長,研討建立策略聯盟,高中職校長以自身經驗,認為教育策略聯盟是未來發展趨勢,高中職與大學可互利,創造多贏。
少子化現象的影響下,各級學校招生競爭日益白熱化,南縣許多高中職、大專院校紛紛結盟,麻豆真理大學去年起也積極推動與南台灣高中職建立策略聯盟,邀請高中職校長座談,並協助高中職學生辦理生涯規劃、面試輔導等,昨天的校長研討會由校長吳銘達主持,董事長鄭獻仁說,「沒有學生,學校再好也沒用」,希望增進與高中職互動,資源分享,增進彼此的情誼。
天仁工商校長林英芳以自身經驗指出,該校與產、學界共組教育聯盟多年,學生可免試直升,也可直接就業,與業界共創多贏,目前經濟不景氣,企業裁員,建教合作也受到影響,但該校即因平時與業界結盟互動良好,是企業緊縮合作案中,少數被留下來的學校。
新營高工校長柯銀德說認為,由於少子化現象,根據教育部統計,民國100年學生數將由現今的30幾萬,減少為26萬,民國104年更將減少至20萬人,成立教育策略聯盟是一種趨勢,高中職可利用大專院校的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大學則可吸引高中職生就讀,互蒙其利,該校目前已與南縣多所大專院校合作,麻豆真理大學推動的腳步,較其他學校略慢,希望能有更多互動。
<<回焦點新聞>>
教部:高中98課綱除國文歷史外 99年上路
2008/10/27
(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二十七日電)教育部今天下午召集課程發展委員會,討論有關九八課綱微調事宜;教育部長鄭瑞城在會後表示,今天會中除國文、歷史兩科因未達共識,需再討論研議外,其他二十一科課綱已確定,將按「九八課綱」走,於九十九學年正式上路。
至於尚未確定的國文和歷史兩科課程綱要,則將繼續研議討論,鄭瑞城說,原則上不希望給委員會時間壓力,如果趕不及,則這兩科將暫時沿用目前「九五暫綱」課綱內容。
「九八課綱」是指教育部九十七學年度一月公布修正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預計於九十八學年度實施,由於各界對這項課綱仍有不同意見,為避免衍生不必要的困擾,鄭瑞城今年接任教育部長職位後,於六月六日宣布延後一年實施,延到九十九學年度起從高一逐年實施,教育部並利用延長期間再徵詢各界意見,調整修改課綱。
鄭瑞城今天主持最後一場課發會,確定「九八課網」微調,於九十九學年實施的部分是二十一科,可開始編教科書,但國文、歷史兩科仍將繼續研議。
其中總綱部分,除四點需進一步研議,其他按原架構實施,不過鄭瑞城表示,會中對增列「論孟選讀」在三年選修課程中至少佔二學分等項目是否轉列為必修,討論後仍無共識。
教育部中教司長蘇德祥指出,國文、歷史部分如委員會研議結果可於明年六月確定,則教科書編印可趕得及在九十九學年度和其他科目同步使用「九八課綱」編印的教科書內容,如趕不及,則仍暫時延用「九五暫綱」。
<<回焦點新聞>>
大學繁星招生名額確定推薦資格設前20%門檻
中央社 (2008-10-29 20:10)
(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二十九日電)九十八學年度大學繁星計畫招生名額確定,參與招生學校有二十六所,核定招生名額一千四百六十三名。值得一提的是,明年起繁星計畫將增訂推薦的學生在校成績為全校前百分之二十,避免明星高中後段生擠掉偏遠弱勢生名額。
教育部今天指出,明年大學繁星報考條件,除原訂高中全程均就讀同一學校的應屆畢業生資格外,增列高一、高二「各學期學業總平均成績」的平均成績排名全校前百分之二十,才得由就讀學校推薦,鼓勵各校優秀學生參加。
明年大學繁星招生簡章將於十一月十九日正式公告於「98學年度大學繁星計畫」網站http://www.star.ccu.edu.tw/star98/index.php,高中及考生可自行上網查詢、下載列印。
招生訂於明年三月二日到三月四日接受高中推薦報名,預計明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時在教育部五樓大禮堂舉行放榜記者會,並同步於網站公告錄取名單。
<<回焦點新聞>>
甄選採計英檢 家長團體:有公信力的都該採計
中廣新聞網 (2008-10-29) 九十八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下週一受理報名,甄選入學招生作業也即將展開。明年的大學甄選入學將有11校、19系組參採全民英檢成績。家長團體認為,大學校系本來就必須視校系需求,對孩子英文能力設定門檻,但是英文檢定考試這麼多,全民英檢也並非國家考試,大學不應該只限定單一考試,應該就各種有公信力的英檢設立對應機制、或是等化指標。(陳映竹報導)
包括台大職能治療學系、成大外語、成大醫學系、交大外語、中原企管、中原財金、東海國貿等校系,在九十八年的甄選入學都將採計全民英檢成績,考生如果取得相當全民英檢中級初試成績,就可以在甄選時加分。
英語檢定種類多,對於各校系只參採全民英檢,全國家長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說,家長們並不反對大學對孩子英文能力設門檻,但大學不該獨厚一家,其他有公信力的測驗像是劍橋大學英語檢測系列、多益、托福等英語檢定測驗,也該一併採計,制定相互等化指標。
除了大學入學考試,包括公務人員考試也多參採全民英檢,林文虎質疑,既然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定位為民間機構,全民英檢也不是國家考試,那麼學校資源、國家資源就不該獨厚特定對象。
<<回焦點新聞>>
政院擬修法陸生列為特種考生
〔記者劉力仁、邱燕玲、陳曉宜、曾韋禎/台北報導2008-10-30〕行政院昨審查教育部送審的「大學法及專科學校法」修正草案,增列「港澳及大陸地區學生」為「特種考生」,教育部政務次長呂木琳表示,目前只確立中國學生來台就學需要法源,才能進行下一步規劃,爭議性大的醫學院等醫事類科,已確定暫時不會開放給陸生。
呂木琳說明,教育部不開放醫事類科的原因是,台灣的醫學院教育完善,每年錄取名額有限。但中國的中西醫教育並非如此,因此決定台灣醫事類科,只要是「要執照的」,譬如醫師、藥劑師、護理師、復健師等,都不開放。
行政院昨日審議大學法第二十五條及專科學校法第二十六條修正草案,將在原有「重大災害地區學生、政府派赴國外工作人員子女、參加國際性學科或術科競賽成績優良學生、運動成績優良學生、退伍軍人、僑生、蒙藏學生及外國學生進入大學修讀學位,不受前條公開名額、方式之限制;其名額、方式、資格、辦理時程、招生委員會組成方式、錄取原則及其他有關考生權利義務事項之辦法,由教育部定之。」條文中,修正加入「港澳及大陸地區學生」為特種生。
此外,教育部針對特種生訂有「特種生加分優待法規共同處理原則」,特種生升學享有「考試加分」優待,採固定比例加分或以五%倍數分級加分,優待錄取名額將全部改為「外加」。
國民黨立委洪秀柱表示,將陸生列為特種考生,就是不希望港澳生和陸生佔到本地生的名額。至於陸生來台要如何考試、如何計分,則是後續技術問題,不在修正母法範圍內,且既然列為特種考生,不與一般生競爭,就沒有加分與否的問題。
呂木琳表示,中國學生雖列為「特種生」,但教育部保證,並不會有加分優待,政府也不會提供公費獎學金,而且招生名額會加以管制,不會佔用本國學生錄取名額。
教育部構想,未來將以申請入學方式招收陸生,陸生預計將可持大陸的高考成績及在校成績,直接申請來台升學。
教育部長鄭瑞城多次公開表示,修法之後,還有相關配套要規劃,最快二年後開始招生,但馬英九表示希望加快腳步,明年即開始招生。
<<回焦點新聞>>
不用再背書包到學校去... 在家自學風漸為興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08/10/30 )台灣的教改似乎越改越亂,九年一貫到現在還「貫」不起來,多元入學也成了負擔!有家長乾脆讓孩子在家自學;從9年前到現在,台灣有1千多個家庭在家自學;人數最多的台北市就出現7%的成長,雖然沒有考試壓力,但自學家庭重視多元和效率,像是一個嫁到台灣的波蘭媽媽,就利用自學,讓兩個小孩有著不一樣的教育環境。
清晨的陽光灑進窗戶,綁著辮子的明秀和弟弟明哲,不用背起書包上學校,而是到家裡的小教室開始上課。這間教室的老師就是自己的媽媽,來自波蘭的Dorota,陳爸爸就像校長,也會監督進度。
說著我們聽不懂的波蘭文,Dorota在第一時間回答小朋友的疑問,互動愉快卻不保證輕鬆,因為小五的明秀和6歲的明哲要上的課程都清清楚楚,可沒辦法打混。
媽媽Dorata說,「不硬性規定幾點要上什麼課,讓小孩分配時間下,書本、網路都是教材,到博物館看展覽也是他們充實知識的方法之一。」
才6歲的明哲從看長毛象展覽知道環保的重要,明秀可以用中文、英文、波蘭文三種語言課本學數學,牆上的海報是他們的學習心得,把生活就是上課樂趣都在其中。
因為不想讓孩子成為升學導向的考試機器,陳爸和陳媽決定花更多時間,陪孩子在家裡自學,他們的堅持,讓孩子更適才適性,快樂學習。(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智菡、莊勝利)
<<回焦點新聞>>
|